首页 > 科技 > > 正文

捡到一只小鸟怎么处理 捡到小鸟该怎么办

2022-04-16 10:34:04    来源:知乎日报

按鸟发育阶段,救助方法速读:

1、在巢期——雏鸟nestling

尚未离巢,鸟喙黄白色,羽毛发育不全(无羽、绒羽或针羽)。

(1)发现早成雏鸟时无需救助,正跟随成鸟在巢外活动,成鸟警惕躲起来了。误捡应速送回原处。

(2)发现晚成雏鸟时优先放回巢内,巢内意外跌落。无法放回时需人工救助。

早成雏与晚成雏区别:

①早成雏善于在地面活动奔跑,晚成雏落地后不爱活动或仅会扑腾;

②早成雏常出现在水源附近(如涉禽游禽)或平地(如鸡形目的雉、鹑),晚成雏常出现在树下或楼前(巢在树上、墙洞)。

2、巢外哺育期——幼鸟juvenile

已离巢,大部分鸟种的鸟喙有明显黄白色部分,羽毛(片羽)发育约 70%,尾羽较短,不能飞或能短距离飞。有精神的(健康体)捡起来就近放树上小树枝密集处,不宜捡回。误捡应尽快送回。没精神、虚弱、受伤的个体需救助。

3、独立生存期——亚成鸟subadult

离巢独立生存,鸟喙黄白色部分较少或不明显,鸟喙大部分变黑。尚未性成熟。羽毛发育完全,健康体具正常飞翔能力。掉落被捡的多为伤病体。需救助。

4、性成熟期——成鸟adult

多数鸟种的鸟喙全黑。掉落被捡的皆为伤病体。需救助。

注:①部分鸟种的雏鸟其喙天生黑色,黄白部分很少或没有,如鹃形目或雀形目鸦科的某些鸟。部分成鸟鸟喙不为黑色,比如鹳形目与鹤形目的部分涉禽游禽。在此不赘述。

②关于幼鸟与亚成鸟的划分有争议,有将尚未性成熟的离巢鸟皆归为幼鸟的说法,也有亚成鸟与幼鸟同义的说法。

以下是具体救助方法。

什么样的鸟是雏鸟?

外形特征:鸟喙黄白色(多数鸟种),皮肤裸露或体被绒羽或羽毛稀疏,羽毛发育不全。

行为特征:神态呆滞,移动能力弱,人靠近不逃,无飞翔能力,有些听见动静时会乞食。

具备以上特征的基本可以确定为雏鸟。那么,如何救助呢?

雏鸟的区别救助1、早成雏鸟无需救助

所谓早成雏鸟即破壳后不久即可站立,眼睛睁开,听觉正常,体被绒羽,可跟随成鸟在巢外正常活动,学习生存技能。比如在水源环境生存的鸻形目、雁形目(野鸭、大雁、天鹅)、鹤形目(秧鸡科)以及鸡形目(鹌鹑、雉鸡、原鸡等)所属的大多数鸟类的雏鸟。

一言以蔽之:凡在地面与水面筑巢的多属于早成雏,因孵化后如不能尽快离巢、跟随成鸟活动,将面临诸多来自地表的食肉动物的扑杀,势必带来种群存灭问题。而在树上、崖壁、山洞、建筑物上筑巢则相对安全,但需体质、羽毛发育较为完善才能离巢飞翔,以免离巢时从高处跌落摔伤或遭受食肉动物侵袭,所以多属晚成雏。生命的保全存续为生物进化的首要决定因素。

因此,在水边活动自如的雏鸟无需救助,不宜捡回。如已误捡,有精神的个体应尽快送回原处,虚弱的需救助。它们原本跟随成鸟在巢外活动,成鸟警惕性高,因人靠近躲起来了而已。

2、晚成雏鸟需救助

晚成雏鸟即破壳后无法站立、眼睛紧闭、有听觉,尚须在巢内哺育较长时间(2~4 周居多)。掉落地面的原因包括暴风吹落、巢毁掉落、失足跌落(同类推挤、爬上巢沿拉粑粑)、寄生虫、生病以及成鸟淘汰(最弱个体)、其他鸟占巢等。

最优救助办法当然是送回巢(寄生虫、生病、被淘汰、占巢的情形除外),找一根长杆子,顶端绑扎毛巾呈球形,把雏鸟放上去,等它不动,举到巢边,转动杆子让它爬回去。明显病弱的个体则需人工喂养救助、恢复健康后才能放回巢。

救助方法:

(1)适合的食物

按照食性鸟类可大致分为食谷鸟、食虫鸟、杂食鸟三类。食物的划分并不绝对,食谷鸟有时也吃虫子,食虫鸟有时也吃谷物和果子,主食比重大小的问题。

①食谷鸟

有着标志性的短粗、厚实的鸟喙。

食谷鸟常以谷物、草籽、果子等为主食。应急可喂各种煮熟的谷物、杂粮粥、小米粥、馒头(搓成绿豆大小的团),但营养欠缺,鸟粮(粉料,兑水调和)为标配。整粒的谷物不可,无法消化。雏鸟期自然喂养主食为虫子,因此虫饲料不可缺,但人工养殖的虫子不宜作为唯一主食,久之容易蛋白质过剩、缺钙。

②食虫鸟

鸟喙尖细,以虫子为主食,可喂小只的蚂蚱、小只的蟋蟀、飞蚁、小青虫、苍蝇等无毒的小虫,弄死、去后腿、去甲壳再喂,面包虫因人工饲养而营养单一,可少量(1/3 比重,每次 1~2 条)喂食,不可作为唯一主食,否则雏鸟早晚会营养失衡而死,除非如上配合多维钙。新鲜的生瘦肉(牛、羊、鸡、鱼、虾皆可,猪瘦肉除外)可作为主食,不可含盐,每次切点过开水烫一下杀菌。

③杂食鸟

鸟喙较长、粗,食谱中种籽、果子、虫子兼有。杂食鸟与食虫鸟食物可通用,虫子更佳。也有将捕食小动物的中大型鸟归为食肉鸟的(如雀形目的伯劳科、鸦科以及鹰形目、隼形目的鸟)。

总结 三类鸟普适性食谱:

◆鸟粮(谷粒除外)+ 虫子or生瘦肉or熟鸡蛋

以鸟粮打底(包括小鸡饲料),兑点凉白开或水果泥调和,稠如雪糕。

◆虫饲料 + 多维钙(小型鸟每日 1/4 粒,研末拌食)

雏鸟不会控制食欲,小型鸟根据发育阶段,1~1.5 厘米的小蟋蟀或小蚂蚱每次 1~2 只,面包虫每次 1~2 条(杂食鸟加 1 条),葡萄蜜虫每次 1 条。虫子要喂死的(剪掉头部),活虫危险。

◆生瘦肉(猪瘦肉除外,无盐,过开水杀菌)

牛羊肉最佳,其次虾肉,再次鸡肉。

以耳勺或棉签挑着喂,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每次 3~5 口,每口小黄豆大,雏鸟 0.5~1 小时喂一次为佳,幼鸟 1~2 小时喂一次,一天不少于 6 次,少吃多餐。食物须新鲜,尤其夏季须常换常新,食物变质极易致病。

(2)仿天然鸟巢的人工巢

纸碗、塑料碗、纸箱、草窝、毛巾围成的窝皆可,铺垫厚实。不宜用鸟笼,易着凉、刮伤羽毛、应激,雏鸟救助以仿自然育雏方式为准。鸟笼对野生鸟来说即监狱,别被笼养鸟陋习误导。

人工巢三点要求:

卫生:须铺垫纸巾,拉粑粑就换,以免污染羽毛,谨防滋生病菌、寄生虫。

保暖:内凹陷的碗状巢为佳,平底纸盒用干毛巾围一个小窝。人工巢应放高处,地面瓷砖太凉。保暖关键在腹部,巢底要小,将腹部包起来才暖和。当然,如夜晚气温不低于 28 度就没关系。空调房不宜,尤其羽毛稀疏的雏鸟,自然喂养晚上有成鸟暖窝的。

透气:保持空气流通,有利于降低空气媒的病菌孢子浓度。有些鸟的天然巢不是敞口碗状(如树洞、墙洞、管道),比如麻雀、金腰燕、白腰雨燕、鹊鸲、丝光椋鸟等,人工巢宜遮光,有助雏鸟安心休息,小纸箱更适合,盖上一半遮光,侧面用圆珠笔扎孔通风。

(3)安全问题

雏鸟应放室内,规避野猫、黄鼠狼、狗、老鼠、蛇等食肉动物。夏季夜间防蚊。无人照看时,碗状人工巢放在纸箱内(侧面用圆珠笔扎孔)。人工巢内不宜放水,易打翻着凉。亚成鸟、成鸟有时会口渴跑进水盆、水桶淹死,应预防规避。

(4)恰当的放归时机

四个必须条件:

①自行进食

等扑扇翅膀习飞,引导它自行进食,张嘴时别把食物送进嘴里,放在眼前让它啄;然后放地上,让鸟去啄食,小虫为宜。这阶段可让它落脚在室内电线或绳子上(地栖鸟、雨燕、涉禽、游禽除外),养成习惯。不可室外训练,一旦飞丢无法存活。

②飞翔灵活

在室内能敏捷的飞起、停驻、抓握,有续航力。切记:能飞不代表能够生存。

③自由来去

不刻意放飞,野性苏醒后自然会飞走。当出现不再亲人,不许触摸,易受惊,往窗户上飞的迹象——返归自然的时机到了。

④天时地利

选择未来三天好天气,选在上午(白天有充足时间练习捕食、寻找同伴),拿到户外(栖息地不在人居环境的须送回原处),让它自己飞,不可抛飞。如若不飞,就是身体发育未到时机或状态不佳。

1、何为巢外哺育期?

雏鸟在巢期结束后,从巢内移动到附近的树枝(树栖鸟,如鹎类),或跟随成鸟在巢外走动(地栖鸟,如雉、鹑),或跟随成鸟在水面游动(游禽,如鸭、雁、鹅),或飞到电线、屋顶、绳索上(空栖鸟,如家燕、金腰燕),成鸟在巢外给幼鸟喂食。

巢外哺育期是在巢期雏鸟向独立生存的亚成鸟转变的重要过渡期,通常比较短(3~7 天居多),少数较长(如鹊鸲长达月余)。巢外哺育期幼鸟与亚成鸟的界限是具否独立生存能力(幼鸟与亚成鸟的划分有争议)。巢外哺育期结束后幼鸟即开始独立生活。

外形特征:鸟喙具明显的黄白色部分,正羽(片羽)发育程度约 70%以上,尾羽较短。

行为特征:不能飞或只能短距离飞翔,人靠近不逃,不会自行取食。

两个重要发育缺陷:①安全本能尚未觉醒,不会避险自保。

②体能(肌肉、心肺、骨骼等发育)不足,翅膀升力不够,能够滑翔、落地后无力飞向高处。

因此,巢外哺育期的幼鸟常因试飞失败而落地(地栖鸟除外)、被捡到。结果要么成鸟继续喂养、度过危险期而飞离地面(幸运儿),要么遭遇食肉动物扑杀或失散饥寒或被人误捡不懂救助而夭折(比例很高)。

部分鸟类没有巢外哺育期,比如雨燕目的鸟类,在巢期结束后直接飞天独立,无需成鸟喂养过渡。因雨燕腿很短、翅膀过长,无法在平地、树枝上行动,落脚时悬挂于陡直立面,成鸟在巢外哺育不便,生存所迫进化出在巢雏鸟直接发育到独立亚成鸟的策略。

2、救助方法

(1)无伤病、有精神的幼鸟

捡起来就近放树上(仅限树栖鸟)隐蔽处,位置尽量高(借助长杆子),小树枝密集处为妥(以免再次掉落),不宜捡回。捡回的应尽快送回原处如上操作。

(2)有伤、病态的幼鸟

有伤或生病的鸟救助难度大,每只鸟的救治都属个案,跟进辅导方能提高成功率。遇及请反馈。

伤病期间鸟一般不会自行进食,需填喂:左手抓住它,右手指甲夹住嘴巴,撬开。食物及喂食方法参照以上“雏鸟救助方法”(略),1~2 小时喂一次为宜。平时宜静养,尽量少活动。可安置小纸箱内(鸟笼不宜),纸箱置于高处,以免着凉失温。

那么,那些被人捡回又无人辅导救助的鸟最后怎么样了呢?保守估计存活率不会高于 20%,多以短命告终。而那些笼养野生鸟当宠物的,死亡率更高。着凉失温、食物错误、喂食方法不当、营养失衡以及食物变质、卫生导致疾病等,知识、经验、时间、精力的缺乏加之粗心大意,夭折早晚。已经独立生存的鸟,会被人捡到要么受伤,要么生病,少数属于持久飞翔体力不支(春秋迁徙)、饥寒(冬季)而掉落。健康的亚成鸟、成鸟是不会被人捡到的。

形态表现:羽毛凌乱或有残损,常见翅膀或腿有伤。

行为表现:没精神、打盹、昏睡、不进食。常见粑粑拉稀,颜色发黄、发绿。

有伤可外用碘伏清理伤口、消炎,生病则需给药。同样需跟进辅导。

亚成鸟、成鸟有野性,被带进人居环境而不进食很常见,应人工填喂适合的食物,食物与喂食方法参照以上“雏鸟救助方法”(略),2 小时左右喂一次。1、看到人走近不飞的鸟就捡回家。容易好心办错事,常以鸟短命告终(比例非常高)。应区分情况对待,有精神的放在高处,注意隐蔽。

2、不管什么鸟都喂粮食。任何雏幼鸟都不宜喂粮食,消化能力不够,很危险。

3、忽略保暖问题。鸟正常温度约 38~42 度,比人类发高烧还高,所以鸟类很怕失温,不能以人的体感为准。虚弱或伤病的鸟无法站立,伏卧时腹部贴地,人工巢务必铺垫厚实暖和,且不能放地上,瓷砖太凉。羽毛丰满耐寒也是以能够正常站立、腹部悬空为前提的。

4、鸟乞食就随意喂。只要雏鸟张嘴就喂,只要雏鸟往下咽就认为它喜欢吃,很危险!雏鸟没有识别食物能力,喂小石子也会吞的。自然喂养是有成鸟来把关食物的。

5、该鸟种自然食谱之外的都不能喂。食虫鸟能提供无毒的虫子当然好,做不到也有其他选择,比如熟鸡蛋、无盐的瘦肉,能消化吸收才是根本。粉料鸟粮基本普适所有鸟种(食谷鸟补充果蔬,食虫鸟杂食鸟补充熟鸡蛋或瘦肉)。

6、无论什么鸟面包虫 OK。人工养殖的虫子不比自然野生,营养单一,喂久了必然营养失衡,缺钙、维生素(主要 B 族),蛋白质过剩中毒,内脏肥胖,心肺功能低下,骨骼变脆,羽毛干枯,最终必死。

7、鸟不张嘴就不喂。羽毛基本丰满的鸟被一个庞然大物带到陌生的环境,紧张恐惧是必然的。刚捡到不进食很常见,填喂是常用的救助手段(左手抓住,右手指甲撬开鸟喙)。

8、一日喂三餐,以人的饮食节奏为准。野生鸟的自然进食是少吃多餐,边吃边消化,找到一只虫子或一粒种籽就吃,少有“吃饱”状态。人工喂养虽无法满足,但雏鸟 1 小时左右喂一次、亚成鸟与成鸟 2 小时左右喂一次为必要,一日不少于 6 次为宜。上班族腾不出时间,早上喂饱、中午能喂更好、晚上多喂几次就好。

9、交给养鸟的就行。养宠物鸟与鸟类救助完全两码事,首先不同鸟种有不同的救助方法;其次宠物鸟基本为笼养,有违野鸟本能天性,损伤羽毛,飞翔活动受限,体质下降;再次大概率被终生囚禁鸟笼,再无回归自然、自由飞翔的机会,也无缘与同类社交,结伴成双及繁育后代的机会都被一并剥夺。

10、伤病找宠物医院。宠物医院救治的对象主要为猫狗,不懂救治鸟类。兽类与鸟类身体构造、新陈代谢差异巨大。

11、当宠物养。首先所有野鸟都受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地方相关规定的保护,包括麻雀,可以说概莫能外,私自当宠物养涉嫌违法违规。再者常人不具备长期喂养野鸟所需的条件,不是光喂食就能活,人工喂养生病是早晚的事,生病如何给药救治?救助应以放归自然为基本原则。

12、抛飞了事。只要能飞走就认为成功“放生”了。鸟健康与否它自己最清楚,何时飞走交给它自行判断。抛飞等于强制离开,可能飞出几十米或几分钟后就掉下来了,只是掉在你的视线之外而已。

13、不择时择地的放飞。应选择未来三日好天气,上午放飞为宜,这样鸟有充足时间在白天觅食、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,傍晚或夜间不宜。夜行性的猫头鹰家族恰恰应选在黄昏之后的山林。对于栖息地远离人居环境的鸟种须送归原处,如诸多林禽、涉禽、游禽。

14、随意听信他人。网上没实操经验或经验片面、说话不负责的太多,喂面包虫、喂蚯蚓、喂肉等轻率说法害人害鸟。鸟类救助原本不易,尤其在巢雏鸟与伤病鸟。

15、救助失败,鸟死了,痛苦,以后再也不救鸟了。捡到时的鸟况往往决定了原本就难救活,重伤、重病或落地太久未进食、着凉而虚脱、官能衰竭,发现时已然错过了救治时机。自然环境时刻都有生命在逝去,同时也有生命在而诞生。这次没救活,即使作为临终关怀也并非没有意义。

救助保护野生鸟类、野生动物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、透支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偿方式,也是亲近自然、认知野生动物的难得机会。有心救助就很好!

关键词: 早成雏鸟 晚成雏鸟 巢外哺育期 独立生存期

上一篇:已知一个圆如何找圆心 如何准确找到晶圆的圆心?
下一篇:马拉松训练遵循什么原则 马拉松训练方法和技巧

热点话题

热点推荐

头条